压碎值检测
一、核心检测方法
试样制备
粗集料(国标GB/T 14685):取风干试样,剔除针片状颗粒,通过9.5-19mm方孔筛,分三份(每份≥3kg)用于平行试验;
细集料(行标JTG E42):需筛除3mm以下颗粒,烘干后分成36mm、18mm等粒级,各粒级试样≥1000g。
装样与压实
分两层装入钢制试模,每层用直径10mm圆钢交替颠击25次,确保密实度;
装填高度以距筒顶10mm为限,加盖压头并置于压力机中心。
加载与筛分
加载速率:粗集料1kN/s至200kN,稳压5秒;细集料500N/s至25kN;
卸荷后倒出试样,以2.36mm筛筛除压碎颗粒,称量筛余质量。
二、关键仪器与标准差异
仪器要求
压力机:量程50-100kN,示值误差≤1%,具备恒定加载功能;
筛具:方孔筛(粗集料需9.5-19mm、2.36mm;细集料需3mm、6mm等);
天平:感量≤1g,量程≥3kg。
标准对比
GB/T 14685(建筑用石料):侧重基层材料强度评估,强制要求三次平行试验;
JTG E42(公路工程):涵盖细集料检测,明确损耗率需≤5%,粒级划分更细。
三、误差控制与注意事项
操作要点
试样需风干且无杂质,针片状颗粒含量超限时需重新取样;
筛分后需人工辅助去除筛底粘连颗粒,避免质量误差;
压力机压头与试模需定期校验,防止偏心加载导致数据偏差。
异常处理
单次压碎值超差>2%时,需检查装样密实度或设备状态;
筛网堵塞需及时清理,确保筛分效率。
四、典型应用场景
公路工程:基层碎石压碎值≤26%(高速路要求≤20%);
建筑材料:混凝土粗骨料压碎值>30%时需调整配比或更换原料;
质量控制:结合抗压强度试验综合评估集料耐久性。
压碎值检测通过量化集料抗破碎能力,为工程材料选型与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核心依据,其标准化操作与误差控制是保障数据可靠性的关键。